在这里随便写点东西,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吧。

感觉这三年学了很多东西,但还是很迷茫,不知道以后应该干什么。马上就大四了,感觉工作也找不到,博士也很难伸到,暑研也伸不到,唯一感觉做的比较好的就是绩点维持的挺好,而且大部分课都是有比较认真的学,确实是会了一些东西,但感觉都很理论,也不知道怎么用。找工作的时候需要的技术栈基本都不会,或者只会一点皮毛,真的遇到大型项目就啥也不会,也无从下手;找 research 也是,要读很多导师方向的论文,感觉之前学的一些东西也基本用不上,就感觉很多东西都匹配不上。但其实也没什么可抱怨的,毕竟感觉自己确实是有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很多东西想要自学但是从没有坚持做完过,虽然已经快大四了,感觉再开始自学一些东西已经有点晚了,但还是希望自己在最后一年真的完整的自学完几门网课,毕竟现在感觉已经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了,就不能在松懈了。

最近也看到了很多大佬的总结,感觉大部分都是大一大二就已经很强,至少也是有明确道路了,空闲时间大部分都在提升自己的技术。我大一的时候在想,刚上大学,不用对自己太苛刻。应该只有在上大学之前的暑假系统的学了一下C语言,又因为要 transfer,要学托福,这个占用了很多的时间,包括大一到大二的暑假,还有大二的寒假。最后 transfer 来到 UW-Madison,还是很喜欢这个学校的,发现学业压力甚至更重了,因为要上很多之前上过的课,我又傻傻的 double 了一个 STAT 的 major。其实根本不应该 double,当时觉得学一学 STAT 的课很不错,但其实 CS 有那么多的方向可以去学,真的没必要再去涉猎 STAT。于是乎,现在就导致我没有一门精的。

25 Spring 这个学期可以说是我压力最大的一个学期,因为我找了一个 remote intern,还有一个 remote research。但是发现如果去找工,自己的技术根本不够用,但是又因为这个 intern 占据了我一定的时间,再加上学业上真的压力很重,我这个学期连续5周,每周至少一个 midterm,放了一个一周的 Spring break,回来之后又是连着两周有考试,在之后两周就就是 final。Remote research 导师人也很放羊,但不得不说导师我感觉人很好了,毕竟我确实啥也不会,也愿意跟我 meeting 一下,给我一些 paper list,虽然也不花太多时间吧,但我感觉还是挺好的。这样毕竟压力很小,导致我基本没有进展,因为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另外两项上。如果硬要说的话,一天我差不多有 10 - 12 个小时是可以用来做事情的,如果这 10 - 12 个小时,我一分钟都不玩,我觉得确实可以同时 handle 这三项,但是太难了,我唯一的娱乐就是踢球,或者看小说,真的确实是做不到一点娱乐都没有。这就导致确实没办法平衡好,😮‍💨,还是太菜了。而且我这个 remote intern,给我的心里压力比较大,虽然我当时就是随机投了一个,然后也是 unpaid,但是当时确实是有承诺会好好做,感觉也没有做的很好,有的时候就感觉压力很大,因为会有自己没有说到做到的内疚。

但毕竟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,我感觉至少我未来的学习方向清晰了一点,要系统的学一学前端;其次就是学一学 HPC,disturbed sys,并行计算方向的课程;最后就是从假期开始每日一题,在做题的同时学一学算法。

这个暑假一定要好好利用好💪,不能在空耗时间了,给自己狠狠的立 flag。